0327 秦州留守(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564 字 11个月前

便又说道:“长史未到之前,主公已经在府中几番夸赞大才。如今既然到来,若不将才力惠及州人实在可惜,即便当下不作,以后也可啊。” 总之你得忙起来,否则我看见难受。 话都说到这一步,李泰若还无作回应,那就真的是自甘示弱了。他也不是真的要安分守己、修身养性,毕竟眼下战事在即,不想把群众折腾的太狠,却没想到居然有人鼓励他折腾,这还能忍得了? 略作沉吟后,他便开口说道:“那么有请皇甫参军着令两府仓曹将过往累年所积存事籍整理一番,先把大统九年以来的送来吧,之前诸年有需再问。” 一州事务再多,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绕这两点进行展开,而仓曹就是主管此事的部门。 只要读懂了秦州的财政收支报表,也就了解了此境军政民生大概。要从哪方面展开工作,自然也就一目了然。 “大统九年以来……那所涉及的文事可就多了,李长史能看得完?” 皇甫穆听到李泰点明要看仓曹故籍,心中便知他并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但旋即便又不无忧虑的说道。 “且先看看吧。” 李泰也没有把话说的太满,倒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对造册计事的州府属吏们没啥信心,西魏行政公文格式屡作更改,前后差别错漏诸多,就连霸府都是在近年来几作整改下才渐渐规范起来,至于秦州是个什么情况,他也不敢过于乐观。 听到李泰这么说,皇甫穆便半信半疑的告退行出,过了好一会儿才又返回来,但却并没有携带什么仓曹文籍,而是面露难色的说道:“长史所征取的文籍实在太过繁多,且其中不乏收存失当,已经难作挪移,须得移步仓舍往观。” 只要不是听说查账便账房起火就好,至于说数量繁多,李泰倒是不甚在意,他要翻阅这些故纸倒也不是为了审察每一笔得失开支,只是为了梳理一下秦州近年来的收支概况与涨跌趋势。 可当他跟着皇甫穆来到存放文籍故纸的库房后,望着那通排几间的大屋,还是有些傻眼:“这里难道尽是大统九年以来的仓曹事籍?有这么多?” 皇甫穆虽然有点不爽李泰,但也担心被其误会是故作刁难,闻言后便连忙摇头道:“这倒不是,只是之前诸曹文书并没有分类收储,全都收存在这写经场中,其中未涉机要者都与经书杂放一处,还需仔细整理搜索……” “这里原来是一座写经场,怪不得墨韵浓厚啊!” 李泰走进这座大院里便闻到一股浓烈的夹杂着油烟气息的墨臭味,所谓的写经场便是专门抄写佛经的场所,自然少不了纸墨耗材。 他这里粗粗一瞧,只见联排屋宇,透过门窗还能看到许多正伏桉抄写经书的写经生,左近房间加起来起码得有上百人,哪怕手工抄写效率低下,长年累月下来能够抄写出的经书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怪不得要用几间大屋来装。 这能折腾的事不就来了吗,只要把这写经场给裁了,剩下的灯油火蜡笔墨纸张兼人工花费也是极为可观啊。 可当李泰在了解到写经场经营的内情后,才知道自己还是浅薄了,这里哪是什么耗费人工物料的场所,分明是一个利益非常可观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