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主力军、突击队(2 / 2)

滨江警事 卓牧闲 1791 字 2023-06-02

。”王记者不假思索地说:“署不署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抹杀几百万民兵预备役官兵的贡献。”“王主任,你放一百个心,上级都知道,肯定不会抹杀几百万民兵预备役官兵的贡献,再说民兵预备役部队本就是我们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这我就放心了。”“再就是你那篇文章,等四总部的联合通报发布之后就安排发表。”“标题呢,要不要改?”“不用改,就用你原来的那个。”“太好了,谢谢杨总!”“王主任,应该是我们感谢你,感谢你走遍长江流域,采访了那么多民兵预备役部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详实的材料。”……王记者出手,果然不同凡响。当年一篇文章,就让国家层面重视非法捕捞鳗鱼苗的问题。现在一篇文章,竟又惊动了四总部,四总部都要发出联合通报。韩渝听得暗暗心惊,忍不住问:“王叔,你之前的标题是怎么写的?”王记者拆下手机电池准备继续充电,轻描澹写地说:“原来的标题是《抗洪铁军千百万,十有八九是民兵预备役》。”这个标题够敏感,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现在只要打开电视全是解放军官兵在奋不顾身抗洪,全国人民都为之感动乃至流泪。你这个时候发这样的文章,就意味着解放军官兵只是配角,民兵预备役才是主角。事实上抗洪抢险的民兵预备役官兵人数也确实远超现役官兵。昨天新闻里说有三十万解放军官兵投入抗洪,但这三十万是指在全国各地抗洪抢险的,长江流域最多占一半。十五万官兵能守住长江干堤吗?显然不可能。别的地方韩渝不知道,只知道要不是十几万民兵预备役官兵、地方上的党员干部和沿线的群众,光靠几万来支援抗洪的解放军官兵,肯定守不住荆江大堤。想到这些,韩渝忍不住问:“王叔,你有没有写我们营?”“我写的是全长江流域,怎么可能只写你们。”“这么说提到了我们营?”“提了下,一笔带过。”“提到就行,其实我们现在也不是很需要宣传。”“看把你给得意的,要说感人事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感人事迹多了,你们营根本排不上号。三儿,说了你可能不会高兴,跟人家相比,你们跟‘感人’这个词都沾不上边儿。”“我知道,荆州军分区有好几个民兵牺牲,人家的事迹真的很感人,应该多宣传。”……聊了一会儿,回到甲板上,天色已黑。荆江两岸,有些堤段灯火通明,有些堤段能看到手电和马灯的亮光,到处都是人影。为确保航行安全,工程船队的照明设施虽然很完善,但只显示夜航的号灯号型,“大合唱”也结束了,只能听到主机和辅机的轰鸣声。韩渝正想给黄老板打电话问问情况,彭团长居然打了过来。“团长,我咸鱼,什么指示?”“我哪有什么指示,我只是看见你们了,打个电话跟你打个招呼。”“你们在哪儿?”“我们在堤上啊,我正看着你们呢,政委在不在船上?”“政委在大001上,我在小001上,我靠过去看看你们!”“别,千万别,你们忙你们的,执行任务要紧。”韩渝看着手电灯光闪烁的大堤,问道:“团长,你这边情况怎么样,需不需要抢险物资,我们带了不少,可以支援点给你们。”彭团长遥望着正在航行的船队,说道:“不用,我们守得住,你们的物资有大用,留着在关键时刻用。”“行,那我们先走了。”“走吧,等战胜了这次洪峰我们再聚。”李守松他们不知道正跟主力部队擦肩而过,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很激动也很遗憾。】激动的是分开近一个月,终于会师了。遗憾的是团长、参谋长等领导和一营、三营的战友都在岸上,却不能上岸跟领导战友们相聚。韩渝正感慨万千,一直不敢影响他指挥抗洪抢险的学姐竟打来电话。看到来电显示,他格外想学姐、想女儿、想家,连忙接通电话问:“柠柠,你怎么想到给我打电话的?”“你现在忙不忙?”“不忙。”“不忙就好。”韩向柠举着电话,回头看了一眼抱着涵涵坐在电视机前的老妈,说道:“我们正在看中央台的赈灾晚会,主持人说你们那边要分洪,真的假的?”“准备分洪,但暂时没分洪。”“那要不要分洪?”“这要看情况,从现在的情况看,应该能守住。但洪峰刚过来,最终能不能守住谁也说不准。”“你小心点。”“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