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两条渔船!(2 / 3)

滨江警事 卓牧闲 2055 字 2022-12-29

我哪有资格做船长。”

“你是远洋海轮的大副,经历过的大风大浪比我多,只要你愿意调过来,最多见习一年就是船长。再说真要是调过来,又不会只让你做船长,局领导肯定会让你做支队长。”

“谁不想开新船,可我要是调过来,江上怎么办?再说我们也在建造新船,图纸已经设计出来了,马上组织招标,估计再有两个月就能铺龙骨。”

“多大的船?”

“两百吨,按沿海港作拖轮的标准设计的,接下来也要按沿海港作拖轮的标准建造。”

吴船长问道:“要花不少钱吧。”

韩渝嘿嘿笑道:“总预算一千万,不过我们局里现在只有五百多万。不够的部分先欠着,将来慢慢还。”

明明是无限航区的海轮大副,偏偏要呆在江上开小船。

吴船长觉得很惋惜,不禁叹道:“我们的新船快下水,人员还没到位。尤其船长和轮机长,没适任证书的招过来没用,有适任证书的嫌工资待遇低不愿意来。”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人家好不容易积累够海轮上的服务资历,好不容易拿到适任证书,当然想多赚点钱。渔政站的工资待遇很一般,就算来做船长,赚的也没外贸船的普通水手多。

而且有船长证书,人家完全可以去港监局或海监局,港监局和海监局的工资待遇虽然也算不上有多高,但社会地位比渔政高。

韩渝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许明远走了过来:“咸鱼,电报。”

“哦。”

韩渝缓过神,连忙接过电报,走过去掀开帘子,打开灯把帘子拉好,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驾驶有舵手,吴船长跟着钻进帘子,低声问:“什么电报。”

“这份是岳父让渔业电台转发过来的,他说结合最新的卫星云图和气压气流之类的数据分析,台风往我们这边拐的可能性不大,跟半个小时前一样还在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这会儿到了哪儿?”

韩渝翻出一张海图,指着海图道:“到这儿,如果方向不变,会从东广省江湛市的沿海地区登陆。”

吴船长问道:“风力呢?”

“据东广气象部门预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十二级,风圈半径一百八十公里至三百公里。”

“风力这么大,幸好不是冲我们来的。”

“现在很难说会不会转向,就算不转向我们这边也会受影响。”

吴船长对自己的船和船员有信心,只要风力在八级以下都能应对,而台风中心距滨江海域那么远,就算有影响也不会很大。

他摸着嘴角看了看海图,追问道:“还有一份呢?”

韩渝凝重地说:“这一份是周局和江政委请渔业电台转发过来的,蒋科和姜所十五分钟前汇报他们跟踪监视的偷渡人员被一辆面包车接到了东海的卢港,卢港在海边,海边人烟稀少,大晚上他们不敢跟太紧,结果把人给跟丢了。”

“卢港我去过,那边有一个渔港。”

“所以几位局领导一致认为,蛇头很可能会组织偷渡人员从卢港上船,用渔船送偷渡人员出海。”

吴船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着海图紧锁着眉头说:“我们离那边太远,最快也要明天中午才能赶到那边,偷渡船又不可能等我们到了再启航。”

许明远听得心里拔凉拔凉的,急切地问:“咸鱼,何局不是去东海海监局么,能不能请海监局用雷达帮我们监视?”

韩渝无奈地说:“东海是有VtS系统,但东海的海岸线很长,卢港那边又没深水港,VtS系统的雷达站监测范围估计覆盖不到那儿。”

吴船长低声补充道:“就算能覆盖到,也只能覆盖近海水域。”

“那现在怎么办?”

“咸鱼,你说呢。”

韩渝沉默了片刻,苦笑着道:“现在找谁都没用,只能碰运气。”

许明远低声问:“怎么碰运气?”

韩渝深吸口气,指着海图道:“我们掌握最及时的气象信息,知道台风往我们这边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渔船的船老大不一定知道,他甚至都不敢开电台,也就是说他不敢离海岸线太远。”

每到禁渔期,吴船长都要出海巡逻,对渔船太熟悉的了,一边在海图上比划着,一边说道:“渔船航速一般在十至十五节左右,如果公海上没船接应,那他们出于安全考虑就要往我们这边航行。从航速上计算,如果运气好明天早上八点左右就能‘遇上’。”

这个遇上不是真遇上,只是会抵达同一纬度。

渔政船的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约十二海里,考虑到盲区和有可能的干扰,只能按十海里算。更重要的是,谁知道涉嫌帮助偷渡的船老大会把渔船往大海中心开多远。

韩渝绞尽脑汁盘算了片刻,也在海图上比划起来:“吴叔,我们的航向不变,继续前往佘岛,毕竟再往南就是人家管辖的海域。”

“然后呢?”

“在佘岛靠泊三个小时,就由西往东,再由东往西,呈之字形,往北航行搜寻。我们的航速比他们快,搜寻正面这么大,只要他们敢从这一带过,肯定能找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