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更,二更(1 / 4)

刘玲娜奶奶把餐盘稳稳地放到桌子上。

之后,她又贴心地把勺子、叉子摆在盘子旁边,连纸巾也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到餐具旁边。

“奶奶。”刘韵涵抬起头,看着玲娜奶奶轻声叫了一声。

玲娜奶奶和她对视,愣了一瞬,眨眨眼睛。

看样子,奶奶是认出自己来了?

刘韵涵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自己奶奶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你好哇,小美女!欢迎光临恋恋不忘民宿,这是我们小主厨恋恋做的奶冻芋泥毛巾卷,还有芋泥奥利奥大福,请品尝哦。”

笑容微微僵在嘴角,刘韵涵停顿一下,尝试着重新组织语言。

“你喜欢吃芋头吗?小姑娘应该都喜欢吃芋头吧?”玲娜奶奶俏皮地问。

“嗯,我特别喜欢吃芋头。”刘韵涵点点头。

“我大孙女也特别喜欢吃芋头,下芋头的季节,我在家的时候,就给她把芋头蒸熟了,沾白糖她能吃好多呢!后来还做过芋头糕,她也喜欢。”刘玲娜奶奶说起自家孙女儿,笑成一朵太阳花。

--

恋恋踩着小板凳,一直默默关注着玲娜奶奶那边的情况。

楚森也在后厨,看小家伙着急的样子,刻意把恋恋抱得高一点。

兄妹俩本以为,当玲娜奶奶见到大孙女刘韵涵时,会第一时间认出来,接下来开开心心聊起开民宿的有趣经历。

可没想到的是,刘玲娜奶奶把大孙女,完全当成了陌生人。

“小美女,你是自己来青岛旅游的吗?今天是第一天来吧,有想去哪里玩吗?我一会儿给你把我们民宿的前台叫过来,让他们给你介绍青岛的旅游景点。”刘玲娜奶奶眉眼含笑,看刘韵涵的眼神满是温柔。

“大美女你好哇,我是第一次来青岛,不过不是来旅游的,我是来看我奶奶的。”刘韵涵却没有一丝慌张,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自己奶奶的这中状态,开始一点点引导。

在去年上大一的时候,刘韵涵刚军训完,就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说奶奶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病情发展有点快,但是一家人都在积极配合治疗。

等她寒假回家时,刘韵涵发现,奶奶已经不认识她了,奶奶以为她是来家里做客的客人。

一开始的难过、失望过后,刘韵涵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一味的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并不能让奶奶的病有好的发展。

在咨询过医生之后,她也了解到,不要因为患病的老人记忆退化,就“糊弄”过去。

正确对待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方式,应该反复提醒,反复刺激他们的记忆,这样才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哎呀,小美女真孝顺,你奶奶住在青岛吗?”刘玲娜奶奶听到这话,就打开了话匣子,忍不住拉开椅子坐下来有点骄傲地说:“我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我大孙女长得最像我,可漂亮了。”

“奶奶,您看我眼熟吗?”刘韵涵情绪稳定,语气温和。

“咦?”玲娜奶奶仔细端详着坐在对面的年轻姑娘,脸上的表情有点纠结:“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啊?看着面熟......”

“您大孙女,是不是叫刘韵涵呀?”刘韵涵打开手机,准备把自己和奶奶的合影拿给她看。

“对对对,我大孙女叫刘韵涵,小名是我起的,叫团团,她小时候可胖可胖了像个小面团似的,我就给她起名叫团团。”玲娜奶奶似乎有点茫然,点头说道。

“我就是团团,是您大孙女,两个月前刚回家,陪您一起过的生日,奶奶还记得吗?”刘韵涵把手机放到奶奶面前。

“哎呀......”

玲娜奶奶看了照片之后,脸上的表情依旧茫然,小声感慨。

奶奶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一边比划着,一边喃喃自语道:“我家团团,我家团团只有这么高啊,还上小学呢,学校音乐考试要考《小红帽》,她老唱不对还跑调。小家伙还想让我买糖去‘贿赂’她音乐老师,我教她唱了好多天才教会,也不知道她考试考过了吗......你真的是团团吗?”

被“揭老底”的刘韵涵鼻头酸酸的,想哭又想笑。

可她还是忍着泪水,笑着继续“刺激”奶奶:“是我啊,大名刘韵涵,小名团团,今年十九岁。我家住在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356号。我爸爸叫刘国华,妈妈叫李梅,我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啊......”刘玲娜奶奶眉头依旧紧锁。

过了一小会儿,奶奶有点局促地挠挠头:“我,我应该记得的,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脑子里像是一团浆糊一样,还是团团很小的年纪。怎么,怎么我的团团,一下子长这么大了?”

“因为我上大学了呀,奶奶,我马上大二了,在沪市上大学,不住在家里了。”刘韵涵拉住奶奶的手。

“我,我真的忘记了,对不起啊团团。奶奶,奶奶有点没用了。”刘玲娜奶奶满脸内疚,像个小孩子似的嘟起嘴,低下头,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又自责。

“没有,不许说自己没用。”刘韵涵摇摇头,否认道:“奶奶忘记了,我就多提醒您几次。现在想起来我是谁了吗?”

“想起来了,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