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且叩且行的少年(2 / 4)

这个道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见蕉鹿大师轻声笑着。

“当然也可以。”

顾文之好像明白了什么,看着蕉鹿大师说道:“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传承之剑,只是世人各自的看法而已。”

蕉鹿大师微微一笑,说道:“也许真的有呢?”

也许真的便是那一只红中。

.......

少年负剑一步一叩而来,看着站在那里微微笑着的和尚,和神色好奇的道人,站直了身子。

“人间剑修胡芦,见过二位前辈。”

蕉鹿大师双手合十,唱了一声佛号微笑道。

“阿弥陀佛,施主这声前辈倒是叫得小僧惶恐了。”

额头黢黑的少年有些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蕉鹿大师轻声笑道:“丛刃前辈也算得上佛门前辈,小僧见施主应该叫前辈才是。”

胡芦沉默了少许,认真地说道:“丛刃已死,我也已经离开了剑宗,自然还是需要叫一声前辈。”

人间剑修的意思,当然不只是有人间剑宗剑修的意思。

这样一个被人间剑宗占有了千年的名词,在此后,将会继续还给世人。

蕉鹿大师也未继续坚持,微笑道:“善。”

一旁的顾文之一直在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年,看着他满是人间泥土的膝头,看着那沾满雪水的四肢,也看着他黢黑的额头。

“你这是在做什么?”

胡芦轻声说道:“晚辈曾经犯下大错,是以叩行赎罪而来。”

顾文之挑眉说道:“叩行赎罪?去哪里?”

胡芦认真地说道:“且行且问,或许风雪三千里。”

顾文之回头看着身后的风雪之国,又转回头来很是惊叹地看着少年。

“风雪三千里?这样有什么意义?我以为你是来寻找阿弥寺的。”

胡芦缓缓说道:“天下生死之事,没有往复的道理。寻得到阿弥寺,寻不到阿弥寺,并没有什么意义。”

顾文之说道:“既然生死之事不可往复,叩行风雪三千里,又有什么意义?”

胡芦轻声说道:“至诚可求心安。”

顾文之没有再说什么,竖掌身前,向少年还了一礼。

胡芦也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在那些山雪道上,跪伏下来,双手合十,虔诚地叩着大地的门,又站起来,向前一步,如此反复,缓缓向着前方而去。

一直到少年离开很远,顾文之才看向了蕉鹿大师,问道:“他犯下过什么大错?”

蕉鹿大师叹息一声,低头唱着佛号。

“一个人间小妖。”

一个死在冬日里的人间小妖。

于是少年跪伏在风雪里的时候,也许无时无刻,都是那样一个小妖在风雪南衣河上,被一拳拳打死的模样。

顾文之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缓缓说道:“难怪大师的有缘人不是他,一个这般坚决的少年,又如何愿意因为所谓的有缘二字,便放下了心中的一切愧疚呢?”

蕉鹿大师微笑着,并未说话。

顾文之又看向了人间山雪渐稠之处。

“但我很好奇,他是否真的能够穿过那片风雪人间。”

蕉鹿大师想了想,诚恳地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所以成与不成,无非心诚。

少年在尝试补上自己生命里裂开的苍天。

顾文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而后神色肃穆了下来,看着蕉鹿大师说道:“但我更好奇,大师能否扛得住三十万青甲的冲击。”

蕉鹿大师微微笑着,一如当初陈鹤所见那般,在风雪里展开双臂,合至胸前,一身白色僧袍猎猎而动,露出了极为健壮的肌肉。

“贫僧既是风雪雄关。”

顾文之当然知道蕉鹿大师便是鹿鸣的风雪雄关。

“只是天下没有不破的壁垒。”

蕉鹿大师轻声笑了笑,松开手,向着前方而去,说道:“既然天下没有不破的壁垒,你又何必问这样的东西。”

顾文之挑眉说道:“所以还是男儿到死心如铁?”

蕉鹿大师轻声笑着,并未多说什么。

顾文之缓步跟了上去,那个少年依旧在前方且叩且行,不知还要走上多远,才能够将自己的额头叩到风雪关前。

风雪里的故事,向来都不会在人间有什么风声。

只有站在风雪里的人才会知道,在这片大地之上,将会发生什么。

顾文之跟着白衣和尚在崎岖的山道上走了很远,才轻声说道:“山河观也会前来。”

事实上,山河观已经来了。

这个站在这里看着风雪的道人便是的。

观中煨药之事,顾文之已经将它交给了一个入道境的少年。

顾文之教得很仔细,什么药材要先放,什么药材要后放,要煎到什么时候,事无巨细,一一说清。

大概也是早已经做好了补天裂的准备。

蕉鹿大师轻声笑着说道:“这确实是山河观濯洗身上污水的最好的机会。”

顾文之听着这样一句话,倒是沉默了下来,停在那里安静地看着人间风雪山头很久,而后缓缓说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