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赵颖:娘,哥活得好好的!赵氏震惊!(2 / 3)

们也要准备一下,刚刚那个陈奋大人说了,封小子的岁俸不是由他来发放,而是郡守大人,说不定明天后天郡守就到了。”

“放心吧吴爷爷,我会准备好的。”赵颖立刻回道。

“还有,赵家的。”

“我要与你商量一件事。”吴里正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赵氏。

看着吴里正的样子,赵氏微微一笑:“吴伯伯,当年如果不是你,我们母女还有封儿或许根本不会活到现在,你当年的收留之恩,照拂之恩,我们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初我就说了。”

“我们的命都吴伯伯救的,封儿和颖儿都是你的孙儿,不管你有什么事,我们一家人绝对不会拒绝。”

从这话里就可以听出赵氏对吴里正的感激。

吴里正也是感动的一笑,说道:“并不是其他事,你家封小子出息了,拥有十级爵,会有良田千亩,而我们村子里有十几户人家种植的田地都不够,与那些富户租赁却要付出高昂的佃租,我想你能不能稍微便宜一点,匀一些良田给他们种植,至少佃租的话比外面的少一些就行了。”

“吴伯伯。”

“这些事你不用与我商量,我们母女根本不懂这些,如果真的有那么多良田,你看着安排就行。”赵氏微微一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我替村子里那些困难户感谢你。”

吴里正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

这吴里正也的确是配得上德高望重之称。

如今他已经年近六十,在这个时代称得上高寿,他曾经有三个儿子,但全部都是在战场上战死了,曾经的妻子圆满,但现在剩下他一个人了。

因为他的儿子都是为国阵亡,皆有功,三个儿子的爵位田地都归于吴里正,直到其百年之后就再收归于国有。

但几十亩田地吴里正根本没有抓在手上,而是均匀分配给了村子里的困难户,人口多的。

而自己也仅仅是留下了两三亩地种植。

哪怕是赵家种植的田地也是吴里正给的。

到了这个年龄,他心底已经没有什么享受了,他经历太多了,现在也只想让村子里的困难村民过好一点。

这时候!

院子外传来了一阵阵脚步声。

许多一直与赵家交好的村民纷纷汇聚了过来,当然也有过来看热闹的。

如今赵家出了一个将军,在沙村,甚至是整个沙丘郡来说这都是一个大人物了,自然许多人都有些讨好的意味。

“赵家的,恭喜了。”

“你家赵封小子出息了。”

“是啊。”

“你家赵封小子都成了将军了,我们来恭喜你。”

“以后你日子不用那么苦了……”

一个个大婶子走到了院子里,纷纷向着赵氏表示祝贺。

看着这些人,赵氏也是一如往常的笑容,一一回应着。

……

咸阳,章台宫内!

嬴政坐在了王位之上,面前则是几个大秦的重臣,但此刻这些重臣神情各异,手中还各有传阅的奏疏。

“都看完了?”嬴政开口道。

“回大王。”

“臣等已经传阅完毕。”王绾恭敬回道。

“赵封将军之策,如何?”嬴政扫视一圈,问道。

“老臣以为。”

“如若将降卒整编,隐患太大,还是将降卒贬为奴隶为好,一则无需付出俸禄,避免国库钱粮损耗,二则还是因为隐患太大,如果真的按此整编,在国力上也会多有损耗。”王绾直接说道。

“臣倒是觉得赵封将军之策可行。”

“自古以来,战场攻伐有诸多策略,上兵伐谋,韩已亡,国无存,化为我大秦颍川郡,韩之降卒严格而言也是我大秦子民,这也是赵将军所言,不复曾经整编降卒之患。”

“以前降卒降而复叛,归根结底是母国尚存,让他们并非真心归附,但如今韩都已经亡了,他们难道还敢背叛不成?我大秦律法,株连其全族,如若他敢,那就以其全族之命杀鸡儆猴。”

“再而。”

“降卒整编于我大秦而言绝对有利,大秦志在灭诸国一统天下,每灭一国,必会收降大批降卒,这些自战场上退下的降卒皆是不弱的战力,远远比我大秦重新训练新兵要更好,而且付出的国力损耗也更少。”

“赵将军所提议整编之策,在未曾转为锐士之前,仍为降卒之身,吾大秦对于他们付出的只是一日饱食,无需支出岁俸,这也避免了极大国力损耗。”尉缭则是站出来附和道。

相比于王绾这等守旧派,尉缭作为鬼谷弟子,自然是十分开明新颖的。

赵封此间提出的整编之策,立刻就被他认定了,并且觉得可行。

“廷尉说说看。”

嬴政没有直接决断,又看向了李斯。

“臣虽然不懂太多的军事调度,更不懂军中整编诸事。”

“但少府出自鬼谷,习兵伐谋,对军队的见解自然是远远超过臣等这些深居于庙堂之上的人,所以臣认为少府言之有理。”李斯抱拳说道。

这些话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