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高了5倍抚恤金的新闻(2 / 3)

“嫌贵的话,干脆回内地好了,听说那边的设计费最低只要五千块钱。”

“不会吧,这么少?”

“你没看过那边的广告吧,根本就没什么设计可言的。”

“但内地广告公司设计的‘白猫洗衣粉’小广告就很好呀,那个才5秒。”

“那个纯属偶发事件,很多知名广告设计师都已经说过了,明星和高科技广告才是大势所趋。”

“是了,很多广告人一生也只有一支佳作。”

“如果大白兔公司仍坚持把时长控制在10秒以内的话,也不可能再得到白猫洗衣粉那样成功的小广告了。”

……

浦江,东方都市报社。

根本没什么设计“可言”的江山同志,正与“太平洋”影音的廖明祖,埋头签订着全权委托宣传的合同书。

“江科长,”

在交换了合同书后,廖明祖紧紧握住了江山的手,就像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

“我把太平洋和朱逢博都彻底交给你了。”

“放心吧,我们春风度会对它们负责的。”

“那么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

“首先,你得抓紧时间把各大主要城市新华书店里的进场手续办好。”

“广-东那边都好说,浦江这也差不多了,就摆在书店的唱片柜台,”

一盒磁带根本不占地方,廖明祖早就让手下人拿着广-东广电出具的介绍信,去走程序了

“但,哪怕是广-州本地的书店,也只肯留下一百盒的数量。”

“多少都不碍事,”江山觉得最重要的是“有没有顾客才是最紧要的。”

等客源上去了,订货的数量自然就跟着上去了。

“是啊,如今这些销售单位也是看在广电的面子上,才下的订单。”

“有人买吗?”

“有倒是有,但是不多,”廖明祖尴尬的笑了笑“我们那边其实早就在流行邓丽君的磁带了,至于朱逢博的歌嘛……”

他没有继续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看来和香江的情况差不多呀,”江山将合同锁进了抽屉里“所以说,要想把80万盒《蔷薇处处开》卖出去,还得依靠咱们中部地区的人民。”

“所以……我该先做点什么?这次来浦江,我也带了几个人过来,”

廖明祖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可不会当甩手掌柜。

与江山签订合约的目的不是为了拿笔赔偿金,而是为了将磁带全部销售出去。

因为只有这样,“太平洋”影音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要不,我带人出门推销磁带去吧?”

“嗯?”

江山惊讶的看了廖明祖一眼,到底是来自沿海城市的同志,主动出击的意识就是比这边强。

看来浦江的海还是不够浪!

直到这时江山才想起来,在“太平洋”影音的发家记事簿上,就清清楚楚记着那么一段。

【回到内地后,廖明祖天天带着同事游走在各大商场之间,但依然没有将磁带推销出去……】

“你一‘太平洋’公司的总经理,”

江山赶紧给对方助长些气焰“怎么能走上街头兜售磁带呢?”

“什么总经理,”廖明祖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再不把磁带卖出去,公司都不一定能保得住了。”

“知道你着急,想卖就去卖吧,”

江山也不再拦着对方,有些事如果不让对方去经历一下,也体现不出自己的能耐不是

“明天我约了朱逢博老师拍宣传照,你要是有空的话也跟着一块看看吧!”

“你已经和朱逢博见过面了?”廖明祖没想到对方的速度还挺快的“怎么?之前香江的那张宣传照不行?”

“行啊,但如果宣传照丰富一点的话,效果会更好。”

江山见过那张宣传照,一片茂密的绿叶中,身穿一件花衬衣的朱逢博笑得轻松愉快。

“听你的,”廖明祖也觉得有道理“该掏多少宣传费,你尽管告诉我就行。”

“放心吧,都会算在成本里的。”

廖明祖笑笑没再说什么。

他心里清楚,和香江百代的宣传费用相比,内地这一块只能算是洒洒水啦!

就在江山将廖明祖送出报社大门的时候,总编室里的当日编前会,已经进行了一小半了。

屋外的寒风,一点没影响办公室里的文学气氛。

“哎呀,当了那么多年的总编,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歌唱家亲笔写的文稿呢。”

“也没多少年吧,”蔡文升笑着提醒了一句。

江海同志随即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你见过?”

“我也没见过。”

夹着一支烟的江总编,弹了弹手里的两篇文稿“全国都是头一份。”

“那……”荣斌忍不住问了一句“咱们发吗?”

“肯定发呀,”蔡文升赶紧说道“这可是二位女歌唱家亲手交给江科长的文稿,在这之前她们也找了几家报社,但别人都不敢发表。”

荣斌“我们报社就敢了?”

“放心吧,”

江总编手里的烟,扶摇直上“江山已经打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