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包祖传的碎纸片(2 / 3)

“那当然,给老杨激动的不行,”黄永钰仿佛看见了一样:

“手都快抓不稳了,原先还是随意的展开,等合上时立刻按规矩办事。”

也就是博物馆里的专业手法,展卷与合卷。

“这么说,后面两幅都不用看了。”

“怎么能不看,”黄永钰含着烟嘴继续:

“开了个大的,老杨顿时就来劲了,东北货果然不一般,更何况本来就是人博物馆的专家掌过眼的。”

不过可惜的是,专家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而且,走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

当,杨仁恺打开第二幅《清明上河图》时,没一会便判断是幅赝品。

但他仍然很开心,此行能见到失传已久的仇本《清明上河图》。

杨仁恺已经激动的不行了。

就在他准备笑着离开时,不经意瞥见了办公室的角落里,堆放了一只纸箱。

里面杂乱的扔了几幅字画,其中一只老卷轴立刻引着杨仁恺径直走了过去。

一般如此描述后,必将有大事发生。

老有经验的曹禺,立刻配合道:“那是什么?”

黄永钰双臂一展:“当他拿起那幅画慢慢打开后,我的老天……”

一幅残破的画绢慢慢展开,历代名人的题跋、印章跟着一块展现在了杨仁恺的眼前。

丰富详实、流传有序。

虽然双眸已颤抖,但他仍没有急着下结论。

黄永钰越说越像戏,屋里的几位也越听越上瘾。

谁都没有注意到,资料室的窗户外已经站了几位研究所的实习生。

这些来自各大院校历史系、美术系的学生。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能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听到如此神奇的国家宝藏传说。

“长8厘米、宽厘米的画绢缓缓展开,”黄永钰的双手不断比划着:

“先观察编年,没有问题,再细看它的内容……没错,和《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一致。”

很多品相绝佳的仿作,都败在了《清明上河图》中著名的虹桥上。

人家明明是一座木质拱廊桥,许多赝品上却显示了一座石拱桥。

杨仁恺一一合过细节后,立刻拍案。

“打靖康之难算起,《清明上河图》终于在八百年后,再现人间了!”

黄永钰激动的大手一挥,仿佛真迹是他发现的一样。

屋里的人,听得各个眼冒金光,陪着黄永钰一块高兴。

“老师,”

这时,窗外的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辽宁博物馆里的专家,没看出这幅画是真迹呢?”

“是啊,”另一个声音也质疑道:“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和杨老不一样?年的时候,杨老也不过三十来岁吧!”

“伱们都忙完了,”常书鸿赶紧打圆场:“别乱打听了,还不赶紧歇着去。”

“不碍事的,”黄永钰喜欢和年轻人在一块:“你们这帮孩子还不太了解杨教授吧。”

“您和我们说说呗。”

“是啊,您多说一点?”

每年都会有一批实习生前来敦煌,帮助完成枯燥、艰苦的修复壁画工作。

这帮学生好容易等来一个有趣的一天,全都想劝着老专家们给自己多说两段。

“其实吧,当时的老杨虽然已经瞧出真假了,但也没有当即拍板。

毕竟这幅和之前那幅仇本的不一样,因为存在专家分歧啊!

于是,就提出运回燕京,邀请当时最著名的五位鉴赏大师一块鉴赏。”

之后,燕京的故宫博物馆里,便传出了发现《清明上河图》的好消息。

在这之前,湾湾的故宫博物馆,已经抢先宣布了馆内藏有的《清明上河图》是世间唯一的真迹。

在湾湾宣布之后,日-本和米国也对外宣称《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在他们手里。

一时间,满世界都在为自己的《清明上河图》张贴防伪标签。

其它先不论,据江山了解,湾湾的那幅《清明上河图》上,已经被乾隆盖章落印。

清清楚楚标注了五位画师的大名。

那一幅画,是当时清宫内五大高手合力完成的仿作。

“后来呢?”窗外飘进一句经典问题:“专家们的鉴定结果怎样?”

“当然是真的,不然,燕京的《清明上河图》是上哪来的?”

“最后还是老杨赢了!”黄永钰笑着反问道:

“别看当时老杨才三十多岁,你们知道他在那些年干了件多牛的事嘛?”

黄永钰这句话,不仅让窗外的学生好奇。

就连屋里的几位老干部,都冒出了好奇心。

吴小邦忍不住问道:“他干了件什么事?”

“杨仁恺每次来燕京办事,不爱住招待所,就爱上荣宝斋借宿,”黄永钰太了解这些了: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背了一大麻袋碎纸片走进了荣宝斋,开口就要卖1000块钱。”

要知道,那时候齐-白石的画才卖块钱一尺。

荣保斋的伙计立刻觉得小伙子的麻袋里,一定大有乾坤。

“于是赶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