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订单(2 / 4)

后一个轨道选取是由我们在烟台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在发射后确定的轨道高度。”

在场专家们哗然一片,前面大家都能理解,后面这难度太大了,相当于你在火箭发射后还能控制火箭。

考虑到火箭发射后燃料燃尽,它进入轨道后速度是无法再控制的。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意味着这项技术在应用到导弹上面,可以帮助导弹绕开防导弹系统。

这对华国来说太重要了,原本跨海打击阿美利肯本土,一千颗洲际导弹只能打到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都被阿美利肯的导弹拦截系统给拦截了。

把这项技术应用在洲际导弹上,发射成功率至少提高一倍。

没有等陈元光继续说下去,吴局连忙起身:“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大家基本的敏感程度要有,出去之后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能泄露。”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想大家心里有点数。”

“等回燕京之后,我们另寻场地再开这个会。”

如果这技术是华国科研所内部自研技术的话,怎么着也是个最高的保密等级,光甲航天内部和这项技术有关的员工被挨个zhengshen。

多少有点技术盘点发现国内还有这种技术。

专家们在会议室等着一起回燕京,吴局一个电话,已经在紧急调客机来把他们带回燕京了。

“元光,早知道这样,你应该提前和我沟通一下今天的讲课内容的。”吴局脸都快皱成褶子了,学者气质全无。

“这技术太敏感了,敏感程度就不是能在这讲的。”

陈元光不以为然:“我觉得没多敏感,就是在火箭上加了电推进器,整了一套在太空中还能继续操作的设备。

它在火箭进入太空之后还能用用,在洲际导弹上,要想适配得经过大量改造,洲际导弹的速度用电推进器那点力很难有所改变。

难点在于远程的精准控制,根本还是在于控制系统。”

陈元光见对方脸色还是不太好看,接着说道:

“火箭进入到真空环境后,它的速度、摩擦力、受力情况这些已经接近理想情况了,电推动器多少力能改变它的轨道,去到预定位置,是比较好计算的。

这也是未来我们要做小行星采矿的前置技术之一,小行星来了不会一直等着,我们得去到那个位置才行。

但是洲际火箭它虽说在发射过程中会到大气层以外,会比散逸层还更高,但是它终究是要回来的,要重新回到大气层。

它的轨道你是没办法做计算的。”

陈元光这么一说后,吴局没有全听他的,而是说:“元光,回去把技术资料拿来看看,我会找专家仔细研判的。

另外如果技术上有不懂的,我们可能还要问技术的负责人。”

陈元光点头:“没问题,我跟伱们跑一趟燕京吧。

另外如果最后控制火箭入轨的技术敏感的话,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功能给阉割掉。”

吴局见陈元光答应的如此干脆,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回到燕京后,先是和大量专家开会,部委动起来之后,把长安、蜀都、申海等地的专家都召集过来了。

对这项技术应用在军事领域的可行性进行研判。

作为对光甲航天的补偿,华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后续空天补给订单给了一部分给光甲航天。

其中还包括最新人体冬眠设备上天。

“光甲航天与航天科技集团签约,今年内光甲航天将通过开拓者二号火箭,向天宫空间站运输物资。

本次合作是国内首次民营商业航空公司承揽华国空间站的物资运输任务。将由开拓者二号运输华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进入天宫空间站。

此次运输除了宇航员日常物资和科研设备外,还将包括来自光甲科技最新一代人体冬眠设备.

光甲航天创始人陈元光先生在京与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三方签约。”

签约仪式现场的红色背景上面印着光甲航天和航天科技集团的logo,陈元光和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并排坐在签约桌前。

和以往航天口的新闻,只有专业记者和国家级媒体记者来采访不同,因为涉及到陈元光,还来了很多区域性媒体,像界面、新浪、网易、财新都来了人。

导致本来只准备了八十人的场地足足坐了两百人。

陈元光这段时间特别忙,几乎是连轴转,接连见了很多专家,挨个讲他们的设计思路,如何保障稳定性,电推进器怎么样设计。

今天来参加签约仪式,签约本身是其次,主要还是掩盖他来燕京的目的,对开拓者二号火箭进行战略掩护。

陈元光坐在台上,心想为了参加这个发布会还专门到燕京定做了一身西装。

“陈总,请问光甲航天对于将货物顺利运输进天宫号空间站是否有信心?”

“自然是有信心的,我们在货物运输前会经过充分实验,上周在烟台海上发射基地发射的开拓者二号成功完成了一箭五星的任务。

上一次回收的传感器上的数据,有助于帮助我们下一发火箭比上一发更可靠,入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