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光甲号(2 / 3)

道:“所以搞航空的成本太高了。

随随便便就是几个亿出去了。而且像这种海上发射平台,每年的维护费用都是上千万,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来越贵。

像我们在确定和烟台合作之前,我们去国际上问了一圈,大鹅那边有个浮动太空港停在他们的斯拉维扬卡造船厂里没人用。

大鹅那边问我们要不要买,极力推荐,说要是愿意买,能免费卖给我们,只要后续维修交给他们做就可以。

你知道维修成本多少钱吗?”

只有跟大佬聊天才能听到这种信息,冷知识中的冷知识了,tim心想,他适当露出好奇的神色:“多少钱?”

陈元光淡淡道:“500亿卢布,接近7亿美元,后续每年维修成本是3000万美元。

而且他们的意思要转交给我们,还要把上面所有敏感设备拆除,这不是把我们当傻子吗?

我们造的光甲号是7亿rmb,而且烟台帮我们出一半。”

陈元光觉得大毛想赚米想疯了。

tim张大嘴巴,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吗,居然能这么贵。

“这个项目是coldwar结束后,大鹅、阿美利肯和欧洲三方蜜月期搞的,最开始的大股东是波音,第二大股东是大鹅的能源集团。

老实说里面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玩意,它在最开始搞的时候还违背了阿美利肯的出口武器管制法,波音被罚了一个亿。

后来因为关系破裂,尤其今年你也懂,合作破裂,没人愿意往里面掏钱,然后这个项目就一直搁置,他们找接盘侠找到我们头上来。”

(这里指的是大毛二毛阿美利肯和欧洲搞的sea launch项目,这个项目最开始是波音来管理,后来因为地缘政治原因直接玩不下去了,它的总裁离开后加入了spacex担任ceo)

tim听得津津有味,“我不太懂为什么一定要从海上发射?

陆地发射不是挺好的吗?这之间有什么区别?”

陈元光说:“如果伱发射频率很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那确实没啥区别。

但是像可回收火箭,一是回收后降落在海上,天然的缓冲带能够让他的回收率更高。二是因为我们要做小行星挖矿,要做这个的话,你得高频发射飞行器去到预定轨道。

通过海上发射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燃料,来让火箭到达特定的轨道倾斜度。

比如我们想要一个极地的轨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发射船拖到极地海域,这样来减少地球自传对发射的影响,它会更加容易到达90度的预定轨道。

最后就是海上发射,你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不会受到限。

这点有利于未来我们捕捉到有价值的小行星之后,能以最快时间发射挖矿船去预定轨道。”

tim很意外,他在和陈元光聊之前,也以为小行星挖矿不可能,或者说这是一个短期内看不到结果的目标。

没想到陈元光他们是真把这件事当成目标来做,并且有非常强的方向性。

tim问:“光神,你觉得多久能实现小行星挖矿?”

陈元光说:“看怎么定义吧,如果是指随便哪个小行星都可以,带东西回来就算挖矿,那我们明年就能做到。

但是如果是指要有收益,能真正挖到有价值的稀有金属,收益能够覆盖成本,那我估计得八年左右,八年是比较合理的估计。”

tim露出向往的神色:“八年一眨眼,光神,我要预约八年后你的采访机会,到时候我们一起看现在立下的flag是不是做到了。”

陈元光大笑:“好,没问题!”

他很乐观,八年是保守的不能再保守的估计了。

tim接着问:“那你觉得火星移民呢?有生之年能看到吗?”

陈元光说:“不知道,去火星肯定是能去的,但是移民这涉及到的面太宽泛了,我不确定。

十个人去,在上面搭个空间站算是移民了,一千个人去有个火星科研基地也算是移民,一万个人上去搭个小镇也是。”

他确实不知道有他之后,这个时空的地球能做到什么地步。

陈元光在接受tim采访的同时,光甲航天的火箭发射同时在b站、抖音、youtube各大平台直播,普通民众看了眼直播间黑黢黢一片,能在里面呆下去的完全靠刷弹幕。

“怎么还不发射,我都等半个小时了!”

“光神呢?光神出来说句话啊!”

“人呢?有没有人?什么阴间直播间啊!”

“光神出来带货,就带你身后那个大家伙,一二三上链接,你上我就敢买,你要是真上了当我没说”

网友们的弹幕远比直播间有意思。

更关注的是同行们,尤其是国内同行。

国外同行,他们的竞争对手是spacex,nasa、欧洲航天局,这些主要订单怎么都落不到光甲航天手上。

而光甲航天的开拓者一号发射成功,受影响最大的要属国内的商业航天公司了。

东方空间的创始人姚松就守在电脑前,一边看手机,一边等着火箭发射。

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