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开拓者一号(2 / 2)

点边的研发人员都来了,把整个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陈元光说完后,林天旻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站出来说:

“这一轮我们在开拓者一号身上搭载了大量的传感器,即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通过传感器回收的数据,回去分析故障原因,把故障排除。

老板,再怎么样它也不会在半空中爆炸。

我们并没有采取激进的设计策略”

航天研究院的大牛还在脱敏期,只能远程观看他们的直播。

发射时间选择的是早上7点33分。

当天早上五点,在酒泉发射中心,tim带着摄影人员见到了陈元光,陈元光戴着毛绒帽子,穿得严严实实,不是工作人员介绍,tim肯定认不出他来。

“光神,你好,我们频道的工作人员都很崇拜你,听到这次能来采访你,而且能参观光甲航天的首次火箭发射,大家都争着要来。

我们内部还进行了抽签,抽到的才有机会过来。”tim同样穿得很严实,衣服领子上别了一个麦克风。

他一边在说,光甲航天的工作人员一边在帮陈元光衣服上也别一个麦克风。

“哈哈是吗,很荣幸,今天我们大概有半个小时可以聊,半个小时后我们要进入发射基地,那时候就不太方便接受采访,那时候你们能拍摄,但是需要尽量保持安静。

所以现在有什么问题,我会尽可能回答。”陈元光说。

tim点头:“明白。”说完后他面向摄像头:“我再次重申,我们这次采访没有台本。

会在尊重嘉宾的前提下,尽可能自由发挥。”

没有台本是指,问题没有提前和陈元光沟通过,他们内部肯定是会把问题反复商榷后才确定。

“光神,那我们就直接开始,我在来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知道这几年其实国内一直有企业在做可回收火箭。

因为spacex的成功,大家都在尝试,光甲航天这一轮的火箭发射和其他公司的火箭发射有什么不同呢?”

陈元光:“之前华国发射的固体火箭没有采取捆绑式的,我们这是华国第一款捆绑式的商业火箭。在全球商业航天企业里,也只有马斯克的猎鹰九号是固体捆绑式火箭。我们相当于是第二。

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是捆绑式火箭,但是商业火箭里之前没有过捆绑式的。

捆绑式相对来说难度要大得多。

因为固体火箭点火之后,整个内部会产生高压,这种高压会导致整个火箭和助推器被拉长,它就要求所有的连接必须是柔性的,这也导致相关的机械结构设计,像气动设计之类的难度非常高。”

tim:“光神讲得很接地气,即便我是文科专业,也能理解它的技术难点。

刚刚光神提到了马斯克,那和马斯克的猎鹰相比,这一次光甲航天要发射的开拓者一号怎么样?”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命题,给了陈元光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

陈元光对于差距直言不讳:“从技术上肯定是不如spacex,毕竟他们发展历史比我们久太多。

像发射成本,猎鹰的发射成本只有1700美元每公斤,而国内商业航天公司的成本是它的十倍。

我们这次的平均发射成本估计在3000美元每公斤,这是建立在发射成功,回收成功的前提下。

如果光甲航天这一轮的火箭发射顺利,那么我预计我们明年在成本上能够赶上spacex。

因为他们是大火箭,猎鹰高达22.8吨的运载能力,让他们能把成本摊的足够薄。在光甲航天之前,国内商业火箭他们运载能力大概就两三百公斤,好点的也不过1.5吨,这个运载量就决定了他们的成本便宜不了。

我们今年的运载量是7吨,明年会把这个数字提高到20吨左右,在成本上追平spacex。”

本章完

https://www./108840/36792907/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