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岁过六百(上)(2 / 3)

仙父 言归正传 2752 字 2个月前

应,只是多设了几个巡查府,设立了十多个巡查调解队。

总体而言,天庭的态度就是——天庭尽义务保护弱小,其他随便你们怎么打。

东洲修行界很快就成了阐截两教暗自较劲的舞台。

如果只是明面上的宗门冲突,那伤亡也不会太大,顶多就是互相仇杀。

但在一股第三方势力的影响下,事情的演变逐渐失控。

李平安玄都城闭关的第一百二十个年头,东洲出现了几个新魔修众组织,数家宗门遭戮,东洲人人自危,阐截两教互相指责是对方所为。

天庭王母听闻此事,罕见的发了怒,命数位天庭元帅率十万天兵剿灭魔修众。

东海之滨一场大战,十多条战龙阻断魔修众逃窜之路,天兵第一次当众施展天罗地网大阵,将诸魔修众一网打尽。

此战并未留活口。

这是天庭有意而为之。

没有活口就不必审问,直接将这群魔修打死,诸多仇怨也就到此处一笔勾销。

此战过后,东洲平稳了六七十年。

可惜,这般平稳只是表面,暗地里依旧是激流涌动。

不少老牌宗门都开始选边站队,支持阐教和支持截教的宗门数量都在迅速增长,而两教之中各有心机过重的仙人。

东洲仙门的冲突再次小范围爆发,开始了持续两百余年的仙门明争暗斗。

天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兵肃清抬头的魔修势力。

时间一长,众仙就知晓了天庭底线。

【阐截两教以东洲为舞台互相较劲,天庭不会多管,但天庭绝不允魔修众作乱,绝不允出现超过百人规模以上的斗法。】

至此,东洲进入了动荡,但又不怎么动荡的时代。

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

阐截两教不断传出哪位金仙收徒、哪位太乙收徒的消息。

在大部分东洲炼气士眼中,这样的时代更多的是机缘。

就在东洲动荡时,一家宗门却在稳步发展壮大。

那自然就是天帝的出身宗门,铸云宗。

铸云宗自始至终都未参与任何宗门征伐,安安心心的搞发展,按每二十年推一波‘仙技革命’的节奏,迅速改变着东洲的物产风貌。

东安城更是在短短两三百年内,就从东海之滨第一大城,膨胀至东洲第一城。

李平安玄都城闭关满五百年时,铸云宗还在东安城召开了‘万器大会’,大会开始对洪荒介绍已初步成熟的‘无灵之术’体系。

这次‘万器大会’对洪荒的影响无比深远。

甚至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蒸汽修仙’时代,东洲凡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过去五百年一直深居简出的李大志,作为此大会的举办人,徐升和徐迅天作为主要‘技术官’,实可谓出尽了风头。

云中子作为特邀嘉宾,继续强化着他炼器之源的宗师名片。

说起李大志这个道仙劫主劫之人,平日里自是颇受关注。

东安城内外有许多阐教、截教、西方教的高手蹲点,都是怀揣各种目的,想找到这位道仙劫的主劫之人;

但前后五百年,李大志愣是没被这些仙人发现踪迹。

各方势力其实并不知;

李平安搬去玄都城闭关后,李大志隔三差五就过去溜达,带去天方阁整理出的各类消息。

若李平安没有在混沌海修行,李大志就与李平安说下东洲详细局势。

——如此可避免李平安单方面从紫遥那里获取消息,也算是对王母的变相监管。

细算下来,这五百年中,李大志有三百年都是在玄都城内度过,甚至还把雯柔带去了玄都城安家,主打一个全家天外陪读。

——萧月要负责铸云宗事务,不便离开主天地。

要说李大志对当前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也只剩两点。

第一是他突破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大气运的增幅效果在金仙境后段变得微乎其微。

好在李大志不擅斗法,金仙之后的境界,对他而言差别也不算太大,能长生就足够了。

第二点,也是最让李大志揪心的一点……

两个儿媳就没有一丁点喜讯。

七仙女都没影!

李平安与牧宁宁、紫遥不能说朝夕相伴,但总体平均下来,每年总归是能相聚三四个月,此间不乏大被同眠,并没有任何手段躲避,一切都顺其自然。

可就是怀不上。

李大志虽然着急,却也不敢多催李平安。

毕竟……

他与两位夫人奋斗数百年岁,也没新子嗣。

李大志闲来无事就开始搜罗各类助孕的丹药、秘方,五百年的积累,让铸云宗顺利开辟了一条‘保健丹’的全产业链。

春华秋实,日升日落。

洪荒天地几度变幻,东洲局势纷争不断,天庭顺利统筹七成的小天地。

空濛界得了小东洲之称,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大界已完成初步聚拢,各占数十小天地,规模与空濛界持平。

聚拢小天地的规划完成进度过六成。

百族归心,人族安稳。

龙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