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44章 种田养老田美滋滋(完)(2 / 5)

,早已经将智能机玩转了的玉同村村民,一下就注意到了直播可能给玉同村带来什么。于是,江成厚开了个会,紧跟着就创建了属于玉同村的各类账号。

原本名气不小的玉同村,以直播的方式和全国各地的人们见面,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

除了江义彪夫妻,玉同村家家户户都过得幸福滋润。

江义彪是真的瘫痪了,半边身体麻木很难再恢复过来了,李大琴因为要照顾他也减少了上工。

玉同村如今发展起来,他们经济上倒也没什么困难。可江志兵当年一走了之,至今都没有回来,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二人的日子就过得很不是滋味了。

说了江义彪夫妻俩,又不得不说到隔壁的余家。

余小婷和余小梅两姐妹当年跑了,就没有再回来过,但过年会给陈美莲夫妻打点过年钱。这钱不多,陈美莲哪里看得上,逢人便说自己养了两个白眼狼。

可余家那点事谁不知道?

她闹得越厉害,这事传得越广。等她后知后觉发现不妙已经来不及,这种情况下,本身余小军不争气,想要谈个对象就更难了,只能家里人帮着张罗。

但凡是正常家里的姑娘根本就不可能看上余小军,能和余小军接触的,基本和余家的情况差不多。余家人抱怨对方要彩礼太高,直呼对方卖女儿,却忘记了他们当初要彩礼也挺高的,差不多是打算将余小梅卖了。

偏偏余小军还是个挑剔的,要好看的,可把余家人给着急死了,最后没能满足余小军,挑了个他们自己满意的。花费一大笔钱,总算让余小军结婚了。余小军本根本不满意,天天都闹着要离婚。余家人哪里会答应,再娶一个那不得花更多钱吗?

可余小军从小就被顺从习惯了,每天闹得家里不安宁,最后还是离了,女方的家里人多还凶,余家花了的钱拿不回来,还不得不赔偿女方一笔钱。

现在通讯网络发达,远在他乡的余家两姐妹也知道了家里的情况。

更是成熟、人格更是独立的余小梅在听到这些事情已经没什么感觉。她望着视频里面美丽的家乡入神,没想到家里能发展成这样,高兴但也很遗憾。

遗憾没能亲自见证这一切。

“想回去看看就回去吧。”余小婷说,“家乡确实是不一样了,回去发展也可以,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现在网络发达,对我们倒是不影响。”

余小梅摇了摇头:“你知道爸妈的性格,要是看到了我们准会三天两头来闹,就算我不会再心软,被他们那样闹了还做不做生意了?”

“回去发展就算了,将来有机会再回去看看吧,不回家,就在周围转转。家乡这样漂亮,怎么不能看看呢?”

余小婷:“好。”

两姐妹都笑了出来,这些年她们发展还行。一开始很艰难,艰难之后就是成果,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将来她们会回家乡看看,但不会久留。余家人在一天,她们就不可能回到故乡扎根。

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她们已经打算在这里定居了。

一年又一年,玉同村成了全国闻名的美食村,美景村,是无数人假期向往的地方。

因为有个玉同村在,小镇周遭,县城周围也是飞速发展,出现许多可游玩的地方,不用担心玉同村里面拥挤。

游客春天来,可以看到被花开包围的玉同村。夏日来,可以游山玩水吃烤肉。秋天来,可以欣赏金黄的落叶,体验丰收季。冬日来,可以在屋内吃热乎乎的汤锅,顺便欣赏窗外的雪景。

走的时候,还能带上各种各样的特产,保证来这一趟不亏。

现在的玉同村内,不少人家都在做民宿。如果想呆得久一些,直接在这里住下都是可以。

“没白来,好想一直在这里住下去。”

“真的就此生遗憾没生在玉同村。”

“咦,那个院子看起来好漂亮,还挂了个牌子标明私人住宅勿入,这家没有做民宿吗?如果能到里面去住两天肯定很爽。”

“这里啊,住着个特别悠闲的大叔。在这里多呆两天就知道这位大叔的日子有多舒服,完全是打工人梦寐以求的养老生活。”

几人正讨论着,江兆的院子门突然开了。

他听见有人在说话,倒是没太在意,也不觉得打搅。村里热热闹闹的挺好,如果真的冷冷清清才不舒服。

“几位哪里来的?”

几人见江兆主动和他们说话,都特别高兴,连忙搭讪起来,说了他们来的地方,跟着又把江兆的院子挨着夸了一遍。

江兆觉得这几个小家伙还挺讨人喜欢的,于是问:“你们会开车吧?”

他没买代步车,但随着村子的规划,现在到处都是美景,他也喜欢出门去欣赏,所以他定制了一辆观光车。村里人的车开得太快,不利于赏景,欣赏美景时他就自己开着观光车到处玩。

要是遇见顺眼的游客,他会邀请他们上来坐坐。

游客会开车更好了,开车的事情交给游客,他坐在后面拍照就行。

几人相互望了眼,其中对江兆有点了解的那个年轻人连忙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说:“叔,我我我,我会开。”

但凡在村子里面